委员郑功成:逾95%老人愿在家养老 应立足社区发展服务

2017-03-10 养老那些事儿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

在养老越来越成为社会性问题时,怎样的养老方式才最适合中国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接受本报专访时说,居家养老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选择,也是适应中国文化传统的养老方式,但当前的关键是要立足社区提供养老服务,同时解决好老年人的活动场所、医疗保健等基础配套设施问题。

人口老龄化贯穿21世纪

羊城晚报:人口老龄化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了,您是否了解具体情况?

郑功成:在2016年5月至7月,我们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调研组先后走访了全国老龄办、民政部、人社部、国家卫计委、国家发改委,并赴北京、宁夏、吉林等地调研,得出的一个基本认识是“人口老龄化是贯穿我国21世纪的基本国情”。

截至2015年底,全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22亿,约占总人口的16.1%,其中65周岁以上老年人1.44亿,占总人口的10.5%。根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3亿,2033年突破4亿,2053年将达到峰值4.87亿,届时占比将达到34.9%。

羊城晚报:那么养老服务跟上了吗?

郑功成:当前,我国的养老事业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养老服务总量供给不足,再一个是养老服务供给结构不良。“十二五”期间,养老机构床位在五年间从300多万张增加到了600多万张,但这种快速发展因没有立足社区,致使很多机构存在养老院床位空置的现象,空置率在40%以上。

最关键的一点还是怎么尊重老年人养老意愿的问题,包括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应当首先对当地老年人的需求做深入调查,并以老年人的意愿作为决策依据,但遗憾的是这方面几乎完全被忽略。

从机构养老转向居家养老

羊城晚报:但许多人认为,养老是国家的事,应该由国家“包办”,在这种观念下,居家养老能被广泛接受吗?

郑功成:这是个误解。居家养老是遵从老年人的养老意愿角度来说的,老人们的意愿肯定是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养老,这也是他们最理想的选择。根据调研,95%以上的老人愿意选择在家里养老。

羊城晚报:所以未来的重点应该是放在居家养老上?

郑功成:这当然应当成为基本的政策取向。需要强调的是,居家养老不是政府不负责任,而是政府要努力帮助老年人在家里养老。这与“十二五”期间的政策取向——建立大量的养老院——有所不同。

羊城晚报:您刚提到的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是一回事吗?

郑功成:必须要澄清的是,养老只有居家养老或者机构养老两种方式,如果是老年人入住社区养老机构,这是机构养老;如果立足社区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相应的养老服务,则是居家养老,即使是社区建有托老所,老人也只是白天到托老所,晚上仍然回到自己家中,仍然是居家养老。因此,我们不赞成社区养老一说。更准确的说法是:立足社区发展养老服务业,立足社区主要是面向居家老人,但不排除机构养老。

医疗保健服务要同步跟上

羊城晚报:由重机构养老转到重居家养老,这一转变目前是否具备条件?

郑功成:“十三五”规划已开始有这种转变。但居家养老是个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将养老机构引向社区,而且要尽可能改造老年人的住所如无障碍住宅等,当前还要注重建设并完善社区老年人的活动、保健、医疗场所等配套基础设施。

羊城晚报:发展居家养老,政府当下需要做哪些事情?

郑功成:居家养老需要有力的政策支持,一定要有相应的公共投入,包括财政专项拨款、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等,目前,政府投入不足是事实,投入的结构也还不良,往往只是简单地补贴床位,而不是向社区倾斜,因此,需要加大政府的投入并需要进行相应的效果评估。另外,政府的资源一定要能够撬动市场资源与社会慈善资源,形成合力,才能真正满足老年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

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是养老更有质量的一个必然方向,但现在不要把它异化成在医院里办养老院、在养老院里办医院。不管是机构养老还是居家养老,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医疗服务都应该同步跟上。我还想说的是,在发展养老服务业时,一定要注意,亲情比专业更重要。离开了这个根本,其他的都是舍本逐末。这也是为何要强调依托社区居家养老为主的本意所在——尽可能地减少空巢家庭,尽可能地尊重老年人的意愿,尽可能创造条件帮助老年人与亲人们居住在一起。对于无依无靠的老年人,当然应当视其失能状况由养老机构照料,这是政府与社会的责任。

金羊网特派北京记者 董柳

代表聚焦养老话题,建议:

为有养老负担的家庭减免个税发放补贴

延迟退休怎样更合理?居家养老怎样更便捷?8日下午,广东代表团多名代表聚焦退休养老问题。

江源波:不同工种弹性延迟退休

“建议人社部、财政部等部门广泛调研,根据公民受教育程度、年限、从事工种差异等,尽快制定弹性退休制度,让劳动者和企业都有选择的权利,既不浪费人力资源又可以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平衡劳资关系。”全国人大代表、茂名市茂南区智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江源波在小组讨论中说。

她认为,虽然延迟退休有利于缓解老龄化带来社会抚养的压力,同时也带来新的社会问题,比如导致青壮年劳动者就业难,劳动者交社保的意愿不够强烈等。

“我国1998年规定,1998年7月1日开始,社保交够15年,达到退休年龄就可以退休。因此有些劳动者就选择刚参加工作时不交,到离退休还有15年才开始交。加上我国还没实行全国统筹的社保制度,导致在外地工作的工人回家乡时选择退保。”她说。

为此,她建议,如大学老师、搞技术、搞研发的、表演艺术家等群体,在身体健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退休年龄可以延长至七八十岁;而在百货、物流配送、建筑等行业,由于从业人员一般参加工作时年龄比较小,至四五十岁时多因体力不足导致工作质量效率下降,则并不适合延迟退休。

赵东花:为有养老负担家庭减个税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赵东花在发言中建议,要构建家庭养老的支持政策,为居家养老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

在调研中,她发现,目前我国九成以上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但相关支持性机构严重缺乏;此外,空巢、独居的老人比例也显著提高;失能、失智老年人口规模增长显著,家庭照顾压力凸显。

为此,她建议,要从经济、时间、生活环境、服务体系、信息技能和心理等方面予以支持。

“比如税务部门可考虑纳税人家庭的养老负担,减免其个人所得税;民政部门为长期照顾老人的家庭发放补贴。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对有家庭照料负担的员工实行弹性工作制。完善社区公共服务配套,在日常生活、购物、交通、就医等方面,为老人提供更便利的生活服务和环境。大力发展社区中小型长期照顾机构,依托专业的长期照顾机构,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服务。利用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运作等方式,对家庭养老的主要承担者提供老年人照顾的相关知识、技能指导等。”她说。

金羊网特派北京记者 张璐瑶

 

中健联盟产业研究中心

提供健康养老产业政策解读、产业咨询、项目规划等智库服务。
咨询/合作:
请加微信:13811691944

 

加入中健联盟:
请加微信:13001134288

 

中国健康养老产业丛书将于近期上市

中健联盟研究中心研究成果:

打印版:全套12册,近400万字

请直接进“中健联盟微店”下单

大家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