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300亿险资投康养社区 监管层鼓励机构继续做大市场“蛋糕”

养老那些事儿 

在国内康养市场,保险机构无疑是最积极的一员,无论是在地域的布局还是产品研发方面,与其它行业“散兵游将”的打法相比,国内的保险机构更像是抱团出击,虽然耗资巨大,但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和效应。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就在12月15日,中国太保入股瑞金医院旗下上海广慈纪念医院,成为中国太保布局医养领域的又一枚重要的棋子;而在12月19日,由中国太平旗下太平人寿投资的上海太平康复医院也宣告落成,一时之间,险企在康养领域动作频频,引发业内关注。

“中国太保入股瑞金医院旗下上海广慈纪念医院是落实国常会部署的实际动作。中国太保和瑞金医院从资本合作、产业合作深化升级到战略合作层面,探索建立特色医疗服务模式。广慈纪念医院在增资后院区面积将扩大十余倍,未来将打造特色体检和创伤康复及特色专科医疗服务,实现医疗与保险业务结合。”当日中国太保董事长孔庆伟对外表示。

而值得关注的是,就在12月4日举行的首届“中国康养30人”论坛上,中国银保监会资金部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监管处处长高建光对外透露,截至今年9月末,共有中国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等10家保险机构投资47个养老社区项目,分布于北京、上海、海南、江苏、广东、安徽等东部沿海以及中部的20个省市区,床位数84155个。同时,保险资金通过直接股权和间接股权投向产业方向为养老及养老产业上下游医疗、健康行业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2347.82亿元。

大手笔投资背后

本报记者梳理发现,自合众人寿在2013年在武汉建立国内首个由保险资金投资的养老社区之后,国内保险业已经在康养市场已经“摸爬滚打”了七个多年头,而这一领域也由原来单纯的只做养老社区到医养结合、康养结合,并由单一社区到“连锁店”形式,以及结合养老产品的销售,形成了一个完成的闭环。

而由保险资金间接带动的行业投资规模也超过了2300亿元,不过这一数字显然还远未达到饱和的程度。

记者根据银保监会最新公布的保险业数据了解到,截止今年10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已经达到20.85万亿元,其中银行存款及债权投资共10.14万亿元,占比接近50%,权益类投资2.75万亿元,另类投资7.87万亿元。

“医养社区投资属于保险资金另类投资,尽管从绝对值来看,2000多亿的投资规模并不算小,但是相比整个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占比还不到1.5%,在这其中还有一部分资金并不属于险资范畴。与我国日益迫切的养老压力相比,保险资金在这一市场还有很大的深耕空间,而且从统计数据来看,全行业运作七年多时间,医养床位也还没到10万张规模,与我国整个老龄人口尤其是75岁以上的老龄人数规模相比,还有着非常大的差距。”对此,12月24日上海一家大型养老险机构负责人杨涛(化名)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而也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伴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加剧,尤其是城市老龄化日趋严峻,险企在一二线城市的医养社区布局还将提速。

事实上,就在今年8月,中国太保第九届董事会通过了《2020-2025年大健康发展规划》,将围绕个人、团体、政府3大客群,创建产品、服务、营运、风控4大中台能力,建立大数据和健康产业投资基金2大资源保障,通过1个健康险发展专业委员会做好组织管理,用5年时间着力将中国太保打造为国内领先的健康保障综合服务提供商。此外,中国太保还与瑞金医院正式启动互联网医院建设。而上海太平康复医院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国际医学园区,总建筑面积约8.8万平方米,房间近800套,床位900余张,一期床位110张。医院面向所有患者,在提供各类综合科室日常门诊服务的同时,以老年医学和康复医学为重点发展方向。

监管层鼓励继续做大蛋糕

与保险机构积极布局的态度相比,国家以及监管机构对于行业加速深耕我国医养市场,加快我国养老体系中的第三支柱建设,也是持鼓励支持的态度。

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人身保险扩面提质稳健发展的措施,提出要适应群众对健康、养老、安全保障等需求,推动保险业深化改革开放、突出重点优化供给,提供丰富优质的人身保险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

而来自银保监会数据显示,在商业健康保险方面,保险公司在售产品5000多个,涵盖疾病预防、医疗服务、生育保障、医药供给、失能护理、健康管理等各个领域,已经从简单的费用报销和经济补偿,向病前、病中、病后的综合性健康管理保障发展。在商业养老保险方面,2020年1-9月,养老年金保险保费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32.7%,积累了超过5600亿元的保险责任准备金。2018年5月,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启动,迈开了以税收优惠激励个人养老储备的第一步。此外,保险业还积极参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职业)年金基金管理,受托管理和投资管理的企业年金基金规模超过1万亿元。

“现阶段,我国加速进入老龄社会,既带来冲击也蕴藏机遇。我国康养产业空间巨大,保险业与大健康产业、养老产业融合发展有着天然优势,支持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壮大商业养老体系是保险业普遍共识。保险业要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深入挖掘康养蓝海的市场潜力,主动融入康养产业,要充分发挥保险功能和作用,构建以保险为核心的康养生态模式。服务康养产业,保险业要扮演好三种角色,即要当好老年保险产品的供给者,当好医疗和养老体系建设的支付方,当好康养产业数据资源平台投资方。”在首届中国康养30人论坛上,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如是表示。

而在12月16日举行的银保监会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通过加快发展专业化经营市场主体、扩大商业养老保险领域对外开放、加大养老保险产品创新、强化养老保险基础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专业能力等方面加快推进商业养老保险发展。

“在人口老龄化及保险产品同质化的背景下,各大保险机构纷纷加大健康管理和养老产业的投入力度来提升品牌和产品的竞争力。此外,还有更为现实的考量。首先,对于销售业绩具有协同效应,帮助保险机构提高中高端客群的市场占有率;其次,可以实现传统三差之外的多元化利源结构,扩大死差和费差收益,减少在低利率环境下对于获取利差收益的依赖;第三,可以提高主动风险管理水平,改变风险发生概率,对于控制成本和风险、差异化设计产品,以及形成新的盈利点都有积极意义。”对此,国泰君安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刘欣琦也分析指出。

来源:华夏时报,记者胡金华

大家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