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养老产业 有啥新模式?有啥新机遇?

养老那些事儿 昨天

重阳节刚刚过去不久,养老也成为近期大家关心的一个话题。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近2.5亿人,占总人口比重已经超过17%。养老,既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又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广阔市场。随着养老服务市场准入不断放宽,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养老产业,出现了哪些新模式?又会带来哪些新机遇?

10月11日晚,《央视财经评论》节目,邀请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共同解析。

养老产业有啥新模式?

党俊武:应对老龄社会要走中国道路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养老既是社会问题,又是经济问题,也是全球性的问题。但并不存在所谓的全球模式,或必须按某种模式,严格意义上来讲,自发形成的模式才有生命力。

农村养老为什么能变成网红模式?因为在农村价格较低,吃饭等都非常便宜,所以城里老人愿意到那。而对农村来说,又给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这个方向,我认为是中国应对老龄社会的“中国模式”,符合中国国情,关键成本还低。

王冠:去农村养老要个人尝试也要产品创新

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去农村养老既要有个人尝试,也要有产品创新。

 

目前,下乡组团养老更多是自发的。老人们自己和当地农户进行洽谈,例如长租10年农居。请注意,根据现行政策,农村农民的宅基地是不能向城市人口进行销售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养老如何更好地进行产品化?同时,这样一种自发供需之间的对接,实际上是缺乏信用担保的,或是缺乏市场主体运营。这样的尝试如何成为双赢,还是要靠产品化、制度化、规模化。

养老产业有啥新机遇?

党俊武:老龄经济是新经济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实际上,老龄社会的到来,产业的机会主要应该是发生在社区,未来我们的商机主要在哪?

我国现在已经有近2.5亿老年人,到2050年大概有5个亿,从现在一直到2050年,老年人口流量大概是10个亿。在这方面,如吃饭、旅游、看病、保健方面的机遇非常多。但我认为,这个领域的上市公司目前较少,未来的机会更多。从未来角度来看,未来10亿老年人流量要推出很多万亿级、千亿级企业,关键是老年人的需求是什么。如果这些问题搞清楚了,物理空间、整个社区环境打造好了,硬件、软件都跟上了以后,我认为,未来10亿老年人的流量会带来新经济,这就是老龄经济。

王冠:养老好不好关键在社区

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养老好不好,关键在社区。社区依托的是高度城镇化。新中国70年,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是从建国之初10%多一点的城镇常住人口,到现在已经接近70%了。因此,首先得有一个真实的物理空间支持社区化养老。

昨天的海南日报、广西日报,标题都是一样的:“新建小区必须配套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海南要求新建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和相应的无障碍通道等设施。广西的要求更细,新建小区每百户不少于30平米的养老空间,整个建筑面积不能少于300平米。具备了这样的场景,互联网服务才有发展空间。因此,发展社区养老,并不仅仅是商业化问题,而是整个配套政策、社区规划都要跟上。

党俊武:应对老龄社会关键要换思维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养老是一个全球性焦虑的话题,大家都这么想,那么多老人怎么办?其实不然,过去长期年轻人多,老人少。现在年轻人少,老人多且长寿。如果以过去的观点来看,今天老人多,年轻人少,肯定会有问题。但换个思路来看,虽然现在社会在老龄化,但个体在年轻化。更重要的是,随着老龄社会到来,一定可以找到办法,如顶层设计、各种各样的技术,以及今天的互联网模式、智慧化的方式。不管什么时候,都能想出办法来应对它,对此我们应该充满信心。

来源: 央视网

 

中国式养老 将走出一条怎样的新路


重阳节前后,养老又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这是一场你我皆置身其中的变化:每天两万多人进入老年,60岁以上老人近2.5亿……面对挑战,“中国式”养老,将走出一条怎样的新路?

九成居家养老 能否过得更舒心

中国有2.5亿老人,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它相当于英国总人口的3.76倍,日本人口的2倍,澳大利亚人口的10倍。

庞大的群体背后,是空巢老人多、困难老人多、老年抚养比高的突出特征。中国,如何扛起如此艰巨的养老重任?

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连续编制实施了五个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近年来,有关部门的“十三五”规划均将老龄工作纳入其中。

从重点发展居家养老,到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再到依托社区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的多样化养老服务……养老政策表述一次次“升级”,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搭建起了“中国式”养老的“四梁八柱”。

调查显示,我国九成以上的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老年人习惯了老宅子,让居家养老成为老人暖心的“小港湾”,守住“乡愁”,就近“颐居”,是“中国式”养老必须攻克的难题。

养老服务驿站、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助餐点……多地开始探索以街道、社区为基点的就近养老模式,从面向困难老年人逐步拓展到全体老年人,盘活养老“一张床”,优化养老“一个圈”。

在为政策叫好的同时,一些社区养老驿站也暴露出“服务下线”、收费偏高等问题。

“饭菜好不好吃、贵不贵,老人夜里生病谁来帮忙,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说,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不是“盆景”,而是为老年人遮阴挡雨的“森林”。

让老年人居家养老更舒畅,中国正在着力破解更多“痛点”问题,政策的脚步声愈发密集——

从今年发布《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支持养老机构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服务,到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为老年人提供以居家为基础的助餐、助医、助行、助洁等便捷服务,再到民政部发文要求到2022年社区100%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在“精雕细琢”上做文章,养老政策越来越暖心。

如何打通医养结合“堵点” 还得啃哪些“硬骨头”

数据显示,全国有4000万失能和半失能老人,1000万老年性痴呆患者。失能、失智老人群体达到5000万,总体疾病负担超过万亿元。

面对严峻的现实,中国开出了“医养结合”的大药方。

自2015年《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来,医养结合政策体系逐步建立,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康复治疗、护理、安宁疗护等一系列服务需求逐步得到保障。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近4000家医养结合机构,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的达到2万多家。不少家庭不必独自艰难负重前行。

然而,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被公认为养老服务业的“难中之难”。难在何处?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说,难在它是一件专业的事,导尿管、压疮、吸痰、插鼻胃管,家里人基本搞不定;难在它是一件耗人的事,每天24小时,一年365天不得闲。

按照国际上失能老人与护理员配置标准3∶1推算,我国至少需要1300万名护理员。然而,我国鉴定合格的养老护理员数量却相去甚远。

养老护理专业人才缺口巨大,为何却招不来人?技能要求高、苦脏累压力大、加薪空间小、医疗纠纷频发是主因。

面对高龄失能人群快速增长的现状,护理服务能否跟上,最终决定着“老有所养”的整体水平。但医疗机构不能养老,养老机构不能看病,医养“两张皮”的现象长期以来制约着老年健康事业的发展。

中国老年医学会会长范利说:“这个人要知道给老人喂饭之后,如何不会发生呛咳、误吸而引起肺炎等。”

此外,老年人对商业保险其实有多样化的需求,但有的保险公司一听投保人超过60岁就摇头,可供老人选择的商业养老保险品种不多。

“推进医养结合发展,要在关键问题上有所突破。”权威人士表示,政府要下决心简化审批,取消不合理限制;发展医养保险,增加老年人可选择的商业保险品种,建立保险、福利和救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

打通医养结合“堵点”,必须啃下“硬骨头”。

针对高龄失能、失智老人,我国加速攻坚照护难题,提出到2022年底前培养培训200万名养老护理员、10万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加快发展包括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在内的多种老年护理保险产品……

“医养结合是一个新生事物,难免在发展中遇到很多痛点、堵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说,下一步将推动医养结合在人员、医保、土地和租金等方面取得关键突破,加快构建“医老、护老、养老、终老”相互衔接的服务模式。

逾1.25亿的“活力老人”

如何释放人口红利

我国2.5亿老人中,60岁到70岁的老人占一半以上,这些“年轻”的老人,国际上称他们为“活力老人”。

记者了解到,在深度老龄化的日本,从出租车司机到便利店收银员,甚至是重体力劳动者,“银发族”活跃在各行业第一线的情景并不少见。

“活力老年人是可以‘掘金’的优质人力资源,是最有潜力的老年人口红利。”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说。

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鼓励其在自愿和量力的情况下,从事传播文化、参与科技开发和应用、兴办社会公益事业等社会活动;优先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方便老年人就近学习……《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已把老年人关爱服务和老年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

专家表示,国家在大力兴建和完善养老设施的同时,注重把老人的意愿和尊严放在第一位,突出“老有所为”价值的实现,让老人们继续承担社会人的角色,参与更多社会分工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才有可能让他们更有尊严地“享老”。

“互联网+养老”服务新模式

如何催生更有创造力的市场

织起了世界最大的养老保障网、养老金“十五连涨”、近3000万老年人享受高龄补贴……我国不断夯实养老兜底保障基石,给越来越多老年人带去暖心“礼包”。

“养老是社会问题。”李玲说,养老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中国式办法就是要调动每一个社会细胞的力量,尽可能用小投入解决大问题。

公交车门槛高、地铁没电梯、公厕没扶手、红绿灯太短……在向快速老龄化转变的过程中,对健康成年人来说不成问题的“问题”,却成了公共场所里一道道“高墙”,让老年人举步维艰。

国务院办公厅最新下发的意见明确,到2020年年底前,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所有纳入特困供养、建档立卡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

解决住宅“不适老”问题,把养老院“搬回家”,织就一张覆盖城乡的老年人家庭安全网,已是当务之急。

为了让老年人生活更美好,我国开始着力打造“互联网+养老”服务新模式,实施“养老服务+行业”行动,积极培育老年人用得上的产品和服务,不让互联网时代落下一个老年人。针对社区养老服务相对单一、人手不够的问题,多地开始探索智慧养老,形成“一对多”模式,让家政、物业、餐饮、物流等都可以加入养老服务,催生了更有活力、创造力的市场“单元”…… (来源东南早报,新华)

大家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