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我国老龄事业、产业发展情况及主要机遇

养老那些事儿 今天

2019年10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年第39场新闻发布会在委机关2号楼新闻发布厅举行。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从2010年开始,每年重阳节前后,我们都会组织开展全国“敬老月”活动。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敬老月”和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的有关情况,卫健委老龄健康司、中国老龄协会的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在发布会上作介绍。出席发布会的嘉宾,他们是: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 王海东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 吴玉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陆杰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原新


王海东:我国老龄事业发展有关情况


新闻媒体的各位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老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一项长期性战略任务,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下,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

全国老龄办职能调整到国家卫生健康委以来,我们积极履行全国老龄办职责,认真组织协调、督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各项政策措施。同时,围绕卫生健康委职责,积极组织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面向老年人普及膳食营养、体育锻炼、定期体检、健康管理、心理健康以及合理用药等知识。指导各地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免费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健康指导和慢病综合干预。将老年人作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点人群,为高龄、失能等老年人提供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等服务。大力发展医养结合,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发展医养签约服务,鼓励多种形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指兼具医疗卫生资质和养老服务能力的医疗机构或养老机构)。截至目前,全国共有近4000家医养结合机构,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的有25000多对。全国养老院以不同形式提供医疗服务的比例达90%以上。面向社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持续提升医养结合的可及性,改善服务质量。老年友好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老年人享受到越来越多的优待和优惠服务。

健康是保障老年人独立自主和参与社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认真履行老龄办职责,积极协调推动相关部门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切实增强老年民生福利,持续开展“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开展“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增加老年护理服务供给,开展普惠性老年人优待照顾服务,不断健全完善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覆盖城乡、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营造全社会关注、关心、关爱老年人的浓厚氛围,树立积极、科学、健康的老龄观,切实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吴玉韶:“敬老月”活动的有关情况


新闻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老龄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简要介绍全国“敬老月”活动开展情况。

全国老龄委从2010年起,每年在“重阳节”当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敬老月”活动。开展“敬老月”活动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策部署,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营造良好的尊老敬老社会氛围,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老龄事业发展,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大格局。活动每年设立不同的主题。“敬老月”活动以走访慰问、权益维护、文化活动、志愿服务、主题宣传等多种方式,广泛组织和动员政府有关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家庭个人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献爱心,让广大老年人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使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生活。

10年来,全国老龄委各成员单位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活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也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组织涉老行业开展助老惠老行动。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敬老月”活动共走访慰问贫困、空巢、高龄、失能等老年人将近1亿人次,发放慰问金和各类物品价值折合114亿多元,组织开展各类为老志愿服务行动超过1.6亿人次,惠及8000多万人次老年人。中央媒体和老年媒体普遍开展了重阳节专题宣传和“敬老月”系列宣传活动,营造了敬老爱老助老良好社会氛围。

今年是“敬老月”活动开展10周年,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春节团拜会上提出 “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尊敬老人、关爱老人、赡养老人,大力发展老龄事业,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的重要指示精神,今年“敬老月”活动主题确定为“孝老爱亲,向上向善”,组织开展了“我和我的祖国”老年人系列文化体育艺术活动、“温暖重阳”走访慰问老年人、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孝老爱亲公益志愿服务等活动。

为了组织开展好今年“敬老月”活动,10月8日,由全国老龄委主办,全国老龄办、中国老龄协会承办的2019年全国“敬老月”主题宣传活动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全国老龄委主任孙春兰同志出席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住建部、北京市政府等单位作了交流发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残联、中国老龄协会共同向社会发出了《孝老爱亲倡议书》。同时,还举办了《中国老龄事业70年》图片展。以上是全国“敬老月”活动的简要介绍,谢谢大家!


陆杰华:我国老龄产业发展有关情况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我就媒体关心的老龄产业发展情况作简短汇报。

在经济新常态的宏观背景下,大力发展老龄产业不仅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同时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战略选择,更是改善民生、满足老年人物质精神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

21世纪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释放一系列促进老龄产业发展的相关红利政策,我国老龄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日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和经济新常态下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当前中国老龄产业发展的公共政策环境良好,市场需求不断拓展释放,市场供给不断扩大,社会力量参与的热情日益高涨,我国老龄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

老龄产业是为满足老年人特殊消费需求而由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如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用品、辅具、医疗、康复、住宅、教育、娱乐、咨询等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部门和企业。

老龄产业发展应当以“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为基本目标,以“全面、多样、高质量满足老年人需求”为根本宗旨,循序渐进地促进老龄产业的整体发展;坚持“政策推动,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统筹规划,社会支持”的总体思路,有序推进老龄产业各个领域的整体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优先发展养老服务业,鼓励发展老龄休闲业和老龄保险业,重点推进康养与智慧养老,解放思想,更新理念,稳步推进我国老龄产业快速健康高质量发展,使老龄产业成为未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动力产业”之一。


原新:我国老龄社会面临的主要机遇


新闻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在这里给大家介绍老龄社会的发展机遇。

大家都知道,老龄社会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人口老龄化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中在人口发展领域上的具体体现,快速老龄化是实施新时代“两个十五年”发展战略的人口基础。老龄社会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的重要国情。我想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面临的优势有三个:

第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优势和大国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

 

一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本质问题应该是发展问题,这凝聚了全党、全社会的共识;改革发展永远不止步,也就为我们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重要的经济基础。

 

二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问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在很多讲话当中都提到了老龄化问题,中央政治局第32次集体学习也专门学习了老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十三五规划等都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作出了重要部署。

 

三是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有人做过统计,我们国家级和省级出台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文件和规划、战略等不下300多份。

第二,老龄社会的本质问题是经济问题,这样的共识基本达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这个经济实力要靠经济的不断发展来解决。党的十九大对于未来的经济发展已经作出了明确的战略指导。比如说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健康中国等一系列的战略部署,使我们国家能够从富起来到强起来,这样一个总体的飞跃。这对我们国家提升发展效率,积累发展实力,为人民谋福祉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第三,老龄社会的人口红利还继续存在。我们在讨论老龄问题时,更多把眼光放在老年人问题上,实际上我们要看到的还有另外一些机会:

 

 

人口老龄化最快发展的时期恰恰是劳动力供给最为丰富的时期,从现在到2050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从2.5亿增长到接近5亿,将近翻一倍。与此同时,15到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从现在的9.1亿减少到7.2亿,比较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劳动总量多1.8亿,劳动力供给依然比较丰富的。

 

二是人口综合素质大幅度提升。人力资源大国正在向人力资本大国转型,健康条件的改善预期寿命达到77岁,婴儿死亡率降到6.1‰,这两个指标基本上已经超过了中高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15岁以上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6年,受过普通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达到了总人口的12.5%。尤其是年轻一代,20到29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占34%左右,这是非常大的进步。

 

三是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健康寿命的延长对老年人口的经济参与提供了基本保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有条件、有准备、有信心应对老龄化时代。

 

大家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