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认知落差 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

养老那些事儿 1周前

养老那些事儿:转载本文并不代表我们对文中专家观点的认同,比如,某专家说,对比日本的情况,我们要到2050年才与当下日本的老龄人口占比相当,据此,所以“我们还有约30年的时间来适应调整。”要知道,日本实施介护保险都有20年的时间了,20年前,日本就一直在努力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的老龄人口增长趋势,我国的经济发展程度等,都会影响到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比如说,日本目前,可用于养老的资金大约为400万亿人民币,而日本全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约3600万,我们在2018年就已经达到了1.67亿,留给我们的时间,最少三年,最多也不过十年,在这个时间内,我们需要建立基本能够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体系、服务体系等,才能够让我们的老年人,都老有所养。希望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方面,能够避免对形势的误判,以导致未来应对老龄化方面的被动。


消除认知落差 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


近期,由老龄社会30人论坛发布的报告提出了老龄化社会的八大挑战与对策。报告认为,如今我国人口老龄化来势凶猛,核心要素——“人”的变化日益显著,正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专家表示,为此做准备的战略机遇机会的窗口期有限,不过人口老龄化不一定只有负面影响。服务老龄化趋势,目前的消费供给结构仍需优化。

在老龄社会30人论坛发布的“洞察2050:老龄社会大势、转型与对策”先导版中,报告以人口老龄化为背景解析“人”显著的变化趋势,并站在我国中长期发展视角创造性的提出了从年轻社会逐步转型到2050年适老、创新、多元、智能、共享的老龄社会等构想,提出了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与对策。

报告指出,老龄化社会面临八大挑战,分别是:基础设施不适应、劳动力稀缺、养老金入不敷出、少子化趋势日益严峻、区域、乡村衰落、社会服务严重不足、老龄化新数字鸿沟、生命、权利与医疗资源悖论凸显等。

阿里研究院高级顾问、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主任、老龄社会30人论坛发起人梁春晓表示,以往一些关于未来人口老龄化的预测是建立在比较乐观的生育基础上的,但我们看现在95后这一代“新新人类”,无论是观念还是看世界的角度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单身化群体壮大、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

梁春晓说,如果我国将面临更低生育率的担忧成立,那未来我们面临的老龄化趋势和压力会超出现在的想象,那些挑战比想象来的更快、压力更大,我们必须以更加有力的政策应对它。而给我们做出准备的战略机遇期机会窗口是有限的。

针对挑战,报告对应提出了八条建议,分别是:启动万亿适老化改造,释放3亿老龄劳动力,推进养老金制度改革,促进生育自由、平权和福利,多极城市群视角均衡发展,鼓励时间银行等社会创新,倡导全龄包容的设计、评估与服务,以及推动生命教育、生前预嘱与缓和医疗。

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副理事长郭昕认为,人口老龄化不一定只有负面影响,应该通过研究去消除对老龄化社会的认知落差。这其中包括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认知落差、农村经济发展的认知落差、是养老问题还是全龄问题的认知落差等。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社会治理室主任曾红颖在活动上表示,在面对人口结构带来的大变局,最大的一个差异是人们认知的巨大落差。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1.9%,0—14岁人口占比降至16.9%。对比日本的情况来看,根据现在的年龄结构发展趋势,要到2050年我们的老龄人口占比与当下日本的老龄人口占比相同。

“我们还有约30年的时间来适应调整。” 曾红颖说,

同时,她也指出,养老服务结构也需要优化。在养老产业中,当前机构都聚集在重点打造养老金融、养老地产和医养结合这些领域。而这样的养老供给服务并不能与老龄人口的主流需求相匹配。他们中,只有80岁以上的老龄人才是真正需要养老服务的群体。在这之前,虽然人退休了,但是身体很健康,才正式开启“第三人生”,服务养老应该针对这个群体在消费端加大努力。

梁春晓也认为,目前对于养老人群的划分仍然较粗,需要对生命阶段再认识。

来源: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

大家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