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人口老龄化 要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养老那些事儿 1月12日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一词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起,而人口老龄化也是中国大部分城市将要面临的难以避免的问题。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各城市也在养老方面加大力度,寻求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市人大代表、人保财险沈阳市分公司总经理于学民认为,长期护理保险为长期护理服务提供保险保障和资金支付,在沈阳实行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现状:“4-2-1家庭”面临赡养难题

  1963年出生的沈阳市民徐先生在一家国企工作。他的父亲今年87岁,目前居住在大东区的一家敬老院。“敬老院的环境肯定比不上家里,但我们也是无奈之举。”徐先生介绍,他的父亲患有小脑萎缩,身边不能离开人,而他的兄弟姐妹,要么子女还未成年,要么需要照顾孙辈,用来照顾父亲的精力有限。“如果政策层面或社会各界能有更多办法促进养老事业发展,也可以让父亲的晚年生活更舒适些。”

  不仅是在沈阳,这样的现象在全国也很普遍。于学民介绍,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家庭结构呈现4-2-1的形态,即两位劳动者赡养四位老人,同时抚养一个孩子,老年人在精神支持与生活照料上存在着缺失。

  同时,由于没有独立的护理保险作为支付方,导致护理需求流向医疗领域,使得医保资金支付压力增加,医疗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另外,家庭护理服务费用较高,专业护理机构收费不断增加,已普遍超过养老金平均水平。目前,老年人护理已成家庭经济的重负。

  建议:
  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探索配套机制


  2016年6月,人社部印发了《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在部分地区“探索建立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2017年6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大力发展老年人意外伤害、长期护理、住房反向抵押等商业养老保险,逐步建立长期照护、康养结合、医养结合等养老服务保障体系。”于学民建议,沈阳市也应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于学民建议,应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筹资,多元服务”的思路,按照“科学评估,合理分级,社会运作,稳妥推进”的方式开展。基本原则是救助与保险相结合、护理与医疗相结合、居家与机构相结合、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尽快确立具有连续性和可操作性的制度,确定资金来源,明确补偿标准。建立以医疗机构护理、专业护理机构护理、社区护理以及家庭护理为基础的四种模式,并加以引导和建设;政府应加强对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支持力度,应按照不同护理级别、不同护理地点,制定不同的筹资和长期护理标准。未来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定型后,应当继续沿着“跟从医疗保险”的原则,实现全民覆盖。

  于学民表示,沈阳如果启动探索试点,保险单位也应协助相关部门拟定长期护理保险实施方案及配套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体系,确定长期护理保险相关标准和规范;协助政府开发或免费提供长期护理保险所需的各类信息系统,建立护理保险稽核队伍,协助政府加强定点护理机构和人员的监督管理与培训。

来源: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李庆海

大家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