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国“剩女”实质问题是养老

2017-03-20 养老那些事儿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3月9日刊登《中国“剩女”的现实问题》一文,作者为凯莉·杨。文章摘编如下:

  在“妇女节”这一天看到像《美国女子在上海婚姻市场伸出自己的手,也给了加入美国籍的途径》这样的标题让人非常难过。穿着婚纱走上街头,与陌生人搭讪,用帮助配偶取得公民身份作为交换条件,这样的情景带有侮辱性,无论对婚恋机构还是对女性来说都是如此。这或许正是这出闹剧的意义所在:吸引人们关注婚姻市场的荒谬。

  不过,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我去过上海的相亲公园,在伞的海洋中漫步,每把伞代表一个不同的女孩,未婚,30多岁,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称她们为“剩女”。我站在这些伞前,准备给站在旁边的母亲们好好上一课,什么样的母亲会将女儿的电话号码告诉陌生人并向其夸耀女儿的贞洁?

  但是当我望着这些女人的眼睛时,我看到了爱。她们不是魔鬼,她们是母亲。一名母亲眼泪汪汪地问我:“你让我怎么做?没错,我女儿现在过得很开心,可是30年后她像我这么老时会怎么样?她生病时谁会给她端茶送水?甚至会有人知道她生病吗?

  这时我突然明白了,剩女的真正问题不在于传统习俗,甚至不在于唠唠叨叨和包办一切的父母,而是在于没有为单身老人建立起保障网。

  在当前的中国,养育孩子就是保障网。中国老人退休后靠孩子照顾。爷爷奶奶住到孩子家,帮忙照料孙辈。养老院数量奇缺,虽然老年人的数量在增加,住进养老院却是件不光彩的事情。

  但是孩子是靠不住的,特别是如今,我们往往会将孩子送到西方去上寄宿学校或者上大学。这样一来,他们当中的许多人自然选择留在那里。

  因此,中国需要的不是更多相亲公园,而是为不断增加的老年人提供实实在在、可以持续的养老方案,这些方案要不依赖于家人和子女,也不要让人觉得抬不起头来。我们现在还没有做到这一点,这需要时间。我们需要建设更好的养老院,提供更新颖的解决方案,比如在日本很流行的护理机器人。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多一些聆听,少一些评判。穿着婚纱到处跑,提出用婚姻来换取公民身份,这当然不会有什么帮助。(参考消息网 编译/李凤芹)

 

中健联盟产业研究中心

专注打造健康养老产业的专业民间智库。
提供咨询、顾问、规划、设计、运营、营销等专业服务。
咨询/合作:
请加微信:13811691944

 

加入中健联盟:
请加微信:13001134288

 

中国健康养老产业丛书将于近期上市

中健联盟研究中心研究成果:

打印版:全套12册,近400万字

请直接进“中健联盟微店”下单

大家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