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以市场化手段破解养老困局


  日前,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今年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试点,养老金拟“十二连涨”、研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今年两会,“养老”也成为代表委员和民众心中的“高频词汇”。一个重要的命题随之浮出水面:在多层次养老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如何摸索出适合我国国情又高效的养老方式?

  目前,在政府社会保险体系之外,提升民众未雨绸缪的养老意识,以市场化破解养老困局已逐渐成为一种共识。而有专家认为,基于“养老+”的各种新型养老产业模式将快速发展蝶变,助推国内养老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多元化,掘金经济新动能。

  “老有所养”是我国2.2亿老年人的期待。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升至2.2亿,占比16.1%。老龄化的加剧、社会劳动人口抚养负担的加重、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养老金运行压力的加深,无不警示人们——退休养老所带来的压力不容忽视。

  同方全球人寿首席团险事业执行官彭勃表示,衡量退休人员生活水平的通行指标是“养老金替代率”(即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水平之比)。国际经验显示,当养老金替代率达到70%左右时,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与在职时大体相当,而低于50%时生活质量则明显下降。但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曾公开表示,按照养老金与缴费工资基数的比值计算,2014年我国养老金替代率为67%。

  《2015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居民为退休而准备的意识在逐步加强,对与养老相关的政策日益关注,对未来养老生活方式的期待及选择意识不断提升、需求也逐步广泛。但我国居民未来养老仍面临着多项挑战,2015年我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为6.51,与美国并列居全球第三。这一指标虽较上年的6.30有所提升,但仍有三分之二以上居民对于退休没有充分准备;居世界名列前茅的重要原因也多在于我国居民偏好储蓄的习惯。目前储蓄、社会养老保险仍是我国居民主要的退休准备方式,居民退休收入结构的多样性有待完善,政府、雇主、个人均需要对退休生活承担责任。预计未来个人收入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居民需提高自身退休规划水平。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陈秉正教授认为,我国居民仍需提高自身退休规划水平,目前居民主要的退休准备方式仍是银行储蓄和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两种,居民退休收入结构的多样性有待完善,兼顾收益和安全性。同时,居民应更加充分地认识到自身的养老责任;建立完善综合的养老准备计划。另外,鉴于存在突发情况的可能,居民还应准备一定的应对方案,例如不动产、保险等。而政府应该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降低基本养老保险费率。同时,继续坚持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建设,逐步缩小由“双轨制”等制度因素带来的企事业单位、城乡间的过大差距;通过经济手段激励企业、居民做好退休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到要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此,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关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的探索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金维刚则坦言:“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讲,单靠商业保险肯定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探索建立具有社会保险性质的长期护理保险。”他还透露,我国正在研究有关长期护理保险的改革方案。

  根据《2015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长期护理保险未来存在较大发展空间,超过一半居民意识到日后接受长期护理的需求,70%居民愿意付出每年收入的0.5%-1.5%以购买长期护理产品。

  不过,彭勃直言,虽然长期护理险在国内已经成为一种刚性需求,但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长期护理险,现在所谓的长期护理险停留在保险公司每个月只负责提供一笔经费,客户仍需自己选择护理机构。而真正意义上的长期护理险是当客户需要长期护理时,提出需要什么等级的护理,保险公司就可提供相应的护理。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对此,金维刚建议,我国建立长期护理保险时要适应国情,采取“两步走”。第一步是依托现有医疗保险,将护理保险纳入支付范围,同步增加附加险性质的医疗保险。此外,应建立具有社会保险性质的长期护理保险,发展专业的老年护理机构,使得长期护理保险事业迅速发展。

  事实上,要以市场化破解养老困局,目前还迫切需要壮大养老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保监会人身险部养老险处副处长孙湜溪曾表示,国内商业养老保险虽然取得较大发展,但由于缺少税收政策扶持等原因,与欧美等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在整个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占比也过低。“总体而言,我国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发展仍然很不充分,第三支柱的支撑作用还远未显现。”孙湜溪指出,从2015年10月份的数据来看,我国寿险公司总资产9.4万亿元,占GDP比重是15%。对比2014年底美国的数据,美国仅第三支柱个人退休账户的总资产就达到1.74万亿美元,占美国GDP的42.5%,覆盖全美40%以上的家庭。

大家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