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泉林美丽乡村健康养老旅游休闲

  泗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被称为"洙泗渊源之地,圣化融液之区",是古老泗河的发源地。泗水是泗河文化的发祥地。商为卞明国,周秦为鲁卞邑,隋始置泗水县至今。据史籍记载,上古传说中的伏羲、神农、少昊、唐尧、虞舜、大禹等莫不与此地相关。泉林陪尾山下,名泉荟萃,泉多如林。孔子面对川流不息的泉水,曾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慨叹;唐代大诗人李白“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宋代理学家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佳句,至今广为传诵;清康熙、乾隆皇帝九次驻跸泉林,留下了大量赞美诗篇。

  泗水风光旖旎,四季宜人。泉林环翠、凤仙叠翠、龙门灵雾、圣山仙境、安山春秀、龙湾落霞、西侯幽谷等景色迷人,使您流连忘返;万亩桃园、银杏园、板栗园、石榴园姹紫嫣红,争奇斗艳。

  泗水县历史上有十大景观,近年县政府又确定了新十景,即:泉源胜地、安山春秀、风仙叠翠、西侯幽谷、龙门灵雾、圣山仙境、长峰独峭、龙湾落霞、济河烟雨、华渚晓月。

  泉源胜地

  位于泗河源头泉林,泗城以东二十五公里。泉林因名泉荟萃、泉多如林而得名。据记载,泉林有"名泉七十二,大泉数十,小泉多如牛毛",昼夜涌流不息,涌流量达每秒1.35立方米,《山东通志》、《山东运河备览》都列它为"山东诸泉之冠"。至圣孔子曾在泉林设坛讲学,站在源头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誉之"海岱名川"。唐代大诗人李白"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的佳句,宋代理学家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诗篇至今传诵。故历代古人观赏之余感叹曰:"游泰山不游泉林诚一大憾事"。清康熙、乾隆祖孙俩多次东行、南巡来山东曲阜朝圣到泉林观景,其中康熙一次,乾隆九次,并建有行宫,留下大量诗篇。从九四年起县政府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自然资源开始投资进行保护开发建设,恢复了大量景点,九八年泉林泉群风景区被省政府批准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泉林古迹有 碑,石舫、御桥、古银杏树、子在川上处、泉林寺、三皇姑庙、行宫、虎斗坡、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卞桥、古卞城遗址等多处。名泉有红石泉、珍珠泉、响水泉、黑虎泉、趵突泉、双睛泉、淘米泉、朝阳泉等,泉林泉水水质清冽,硬度低,纯度大,泉水无砷、汞、镉等有毒物质,饮用则甘甜爽口,煮茶则色清味正,酿酒则酒冽生香,常饮此泉水,能清心爽神,延年益寿。


  泉林镇为泗河源头,泗水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殷商为卞明国,春秋时期为鲁卞邑,秦汉以后设县于此。1986年至今为泉林镇。泉林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兖石铁路、327国道横贯东西,东与京沪高速相接,西与京福高速相连,南临日东高速。

  泉林是观光旅游的圣地。风景秀丽,古迹众多。《山东通史》称泉林泉群为“山东诸泉之冠”,1998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风景名胜区。孔子在此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慨叹。北魏郦道远誉泉林为“海岱名川”。

  泉林因泉多如林而得名,群泉常年喷涌,故而水资源十分丰沛,有名泉七十二,小泉无数。据山东水文站测定,泉群总涌量每日可达12万吨,水温常年保持在14—18℃

  泉林土特产很多,如驰名中外的御膳香蛋、虹鳟鱼、鲟鱼等。“御膳香蛋”,古为贡品,产于泉水中的鸭蛋,经过特制加工,蛋黄呈红色,蛋青透亮,香味浓郁,营养丰富,久负盛名,畅销全国各地。“虹鳟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享有水中贵族的美誉。“鲟鱼”,它既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又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肌肉中含有十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脂肪中含有12.5%的“DHA”和“EPA”,软骨和骨髓中含有抗癌因子,可直接食用,素有“鲨鱼刺,鲟龙骨”之说。土特产还有满山遍野的酸枣等野果,以及两边山区丰产的高梁、绿豆、谷子等小杂粮,这些均是时下人们餐桌上所青睐的绿色无公害食品。

大家喜欢看